行醫隨筆

與您分享點點滴滴

不知如何回應病人拿來的影片

“YouTube”的話要想一下喔

很多病人會拿著YouTube上面有關脊椎保養或演說的影片來問說是不是真的,推不推薦做這樣的運動,詳細看了一下,裡頭還真的有不少號稱脊椎保健運動的高難度動作,連脊椎正常的人都不一定做得來,卻要患者模仿,著實讓人捏了一把冷汗。

網路資訊真的無遠弗屆,也很容易被接受,YouTube影片,就像看電視一樣,很容易就吸收當中的內容,但缺點是,所吸收到的知識無法很完整。如同公共政策,不同政黨就會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專家也會提供不同的意見,在眾多意見被提出之後,經過討論分析,真正的真理逐漸明顯,但也不一定會獲得多數人的支持。醫學的真諦,大家都想知道,也希望得知後身體力行奉為圭臬,讓自己更加健康。但是針對同一個疾病,不同科別的醫師,會有不同的處置方法,就算是同一科的醫師,也常會有不同的意見,這,不僅牽扯到醫學教育的養成過程所學到的,科別不同,所學到的治療方式也會不盡相同,而且醫師本身對新知識的追求熱忱以及擁有多少道德良心來堅持作對的事等等,都有關係。

這實在是太難了,要一個答案,病人得找尋好多位醫師,也得自己親自試試每種治療方法,先生緣,主人福,總是有一天會遇到一位自己喜歡信任又有效的治療結果,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有四方人馬提供不同意見,搞亂病人的思慮跟判斷,而這些混亂,當然也會跑到醫師這來詢問,而其中不乏一些荒謬不實的治療方式,甚至是非法的醫治行為,聽多了,這時除了避免評論之外,也只能用委婉的方法導引病人,慢慢進入正途。諸多的亂象,像是不合理或無效的治療方法卻廣為接受與運用,都沒有看看醫學證據是怎麼說的;也有非醫療人士運用醫學名詞,說的比醫療人士還要專業,可是卻是一片混沌,搞不清楚真正的重點;也有的是只是再推銷自己而已,只是包裝的像是在講醫學治療。

YouTube影片在網路上確實很容易搜尋,只要鍵入相關的關鍵字,中文英文的影片一堆,而影片內容所闡述的治療方式,正確的態度是,自己要思考判斷之後再決定要不要使用,理由是因為,同一種方式,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正確的治療方法應該是量身訂做的,每個人都會有僅僅適用於自己的劑量、藥物種類、治療方式以及治療間隔。就像診所在進行是脊椎治療也是一樣,同樣位置的脊椎疾病,依照病情種類的不同,嚴重度的不同,以及發作時間的長短,而來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而不是千篇一律只採用同一種方法。懂了這個道理再來看影片,就會懂得如何取捨YouTube影片的內容,如同看書一樣,盡信書不如無書,看書,是要懂得它內容到底在說什麼,了解這些知識之後拿來運用,而不是一味相信它,以為世界只有這麼大,其他的地方就是洪水猛獸都不對,這樣,看書的態度就錯了。現在的YouTube影片,有的藏有置入性行銷的觀念在裡面,如同電視廣告一樣,看多了,會誤解,最近有個很成功的廣告在講腳麻,所廣告的藥物其實僅僅只能處理血路不通所導致的麻,完全沒提到起因於神經的麻,而臨床上不少病人其實都是神經性的麻,卻很容易因為這廣告,去嘗試這樣的藥物,雖然無害,但確實沒走對路。廣告跟YouTube影片,甚至任何用來說明醫療或疾病的影片,作者都該具備社會道德責任,廣做資料求證並小心下筆,讓這些容易被取得並引用的資料,是真實的,是具有好的價值的,它們所產生的引導思考模式,以及所產生的深入人心的效果,才是真正具有美善的成分在內,千萬不要再讓經過漫長醫學養成教育學有專精的醫師一時語塞,不知如何來扭轉病人的認知。

網路資料繁多浩瀚,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希望在觀看之餘能用心多想想其中的真偽,必要時請教專家,就不會迷失在廣告或網路的虛幻之中了。


2021.6.27 修訂版

2015.11.3 初版 原文標題:“YouTube”的話要想一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