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 有很多患者會想要針對脊椎病症做核磁共振檢查 但它屬於高價檢查 是健保局的重點核刪項目 加上 對於熟稔脊椎脊病的醫師來說 臨床表徵 神經學檢查 加上X光或超音波檢查 幾乎就可以斷定九成五以上的狀況並決定如何治療 但如果是少見或特殊的脊椎疾病 還是嚴重到需要脊椎手術 才真正有需要做到核磁共振檢查 完整的核磁共振影像主要是提供醫師一個3D的空間概念 對於有豐富臨床經驗的脊椎外科醫師來說 它除了有助於看清楚脊椎結構上的細節 同時也能幫助分析病況 決定治療方針或擬定下針或手術計畫 但是 核磁共振畢竟只是病患躺在檢查床上所偵測出來的單一時間靜態影像 但脊椎疾病有時需要動態分析 這時豐富的臨床經驗跟細心與優秀的分析就很重要了 要能由靜態影像來想像動態時的狀況 看出神經與脊椎骨之間的互動情形 並不容易 很多人喜歡做這項檢查 但分析片子的人不一定看的懂 做這項檢查就浪費了 這幾年私人保險公司為了阻卻給付 要求病人自行提供核磁共振影像作理賠依據 卻又不肯給付檢查的費用 顯示核磁共振應該具備的醫學上意義 已經被非醫學人給大量誤用或誤認了 健保是台灣的寶貴資源 不該被財團利用來減少自己的支出的 2021.6.27 修訂版 2013.9.5 初版